2007/12/27

藝術品拍賣市場 今年超閃亮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美聯社紐約25日電】
2007.12.27 03:51 am

2007年是美國金融市場多事之秋,藝術品拍賣市場卻金光閃閃,美元走軟,中國、俄國等新興市場買家趁機出手搶好貨。
秋季拍賣的價格尤其嚇人,其中又以戰後與當代作品當紅,創下多項藝品定槌紀錄,蘇富比等拍賣公司紅光滿面。
藝品拍賣市場走旺,專家歸因於美元走弱、全球財富分散到新興經濟體,從前無緣於藝術收藏的新買家紛紛出手。過去五年,俄羅斯、中國、印度和中東的闊買家炒熱市場,近來尤其如此。
專門追蹤藝品投資市場歷史的「Mei Moses全藝指數」創辦人摩西說,財富如此擴散到全世界,前所未見,世界各地產生這麼多財富,也是先例。
新買家完全不受美國經濟動盪影響,出手動輒天文數字。5月,安迪沃荷一幅畫以超過7,100萬美元(新台幣23億元)天價賣出,那次拍賣公司總共進帳3億8500萬美元。11月,一幅馬蒂斯以3360萬美元定槌,那次拍賣總共進帳將近四億美元。12月上旬,巴格達附近出土的一具石灰岩雕母獅賣得5,700萬美元,這隻母獅身長才8.2公分,鑑定是5000年前的作品。
挫折也是有的,主因是近代和印象派作品忽然失寵。蘇富比11月拍賣一幅梵谷,預估過高,達2,800萬到3,500萬美元,沒有買家,後來私下以2,000萬美元成交。
美國經濟不看好,2008年藝品市場走勢有待繼續觀察。藝術金融公司「藝術資本集團」執行長佩克說,大概12個月內可以看出眉目,視美國經濟衰退與否而定。
佩克說,大體上,藝品市場的起伏落後道瓊和其他市場指數約6到8個月,而股市從2007年夏天以來起落劇烈,終於可能還是會波及藝市。不過,佩克樂觀藝品市場將會挺過危機。「藝術資本集團」主要業務是貸款給藝品買家,近來申貸人絡繹上門。
佩克說,股市多變,但2006年藝品市場成長了18%。特別是中國和俄國來的買家,他們「對西方藝術的胃口深不見底」。

2007/12/14

股市外的投資新戰場

文 呂宗耀;財富人生授權刊載
2007-12-13


全球富翁財富投資有三;房地產、股票、油畫,前兩項台灣中產階級都懂,惟對油畫裹足不前,但從本波新興國家崛起的新富翁快速連接到當代油畫投資觀察,台灣也受到了這波浪潮加持,我們看到了台灣當代油畫價格上揚且交易活絡,是投資者該勇於投入學習油畫投資利得的時候了。
台灣當代油畫市場隨著金仕發、羅芙奧、中誠、景薰樓台灣四大拍賣公司,即將於12月1日至16日,分別在敦化南路「富邦國際會議中心B2」與松仁路「國泰國際金融會議廳」進行秋拍。
台灣當代油畫作品被討論的廣度及台灣當代畫家受到的鼓舞,30年僅見,還台灣當代畫家一個公道,成為投資市場一個新重點,令人感動。
目前台灣當代最大兩家畫廊印象畫廊及大未來畫廊,正式簽約代理的台灣當代畫家:楊仁明(1962~,悍圖社)、曾清淦(1958年生)、常陵(1975年生,悍圖社)、陸先銘(1959年生,悍圖社)、郭維國(1960年生,悍圖社)、楊茂林(1953年生,悍圖社)、林炬(1959年生)、塗維政(1969年生)不但畫作、雕塑品及裝置藝術著作件難求,價格也不斷上升。
油畫市場強勁
而自由畫家(油畫部份)吳天章(1956年生,悍圖社)、黃銘哲(1948年生)、黃楫(1953年生)、蘇旺伸(1956年生)、李明則(1957年生~)及誠品畫廊連建興(1961年生,悍圖社)、索卡藝術中心陳擎耀(1976年生,悍圖社)、亞洲藝術中心廖堉安(1979年生)等人畫作同樣需求遠大於供給,畫價不斷上升。
藝術創作欣賞及金錢投資過去在台灣一向侷限在特殊的品味圈內,一直無法形成一個產業,當下由台灣當代畫家所掀起的這一陣投資風潮,已成為台灣投資者繼股、房市投資後所期待的最大一塊戰場。
全球藝術畫作指標畫家之一,馬諦斯(Matisse, Henri 1869 至1954,法國畫家),以明亮裝飾性色彩受到喜愛,今年11月6日 佳士得紐約秋拍其1937年畫作「L, odalisque harmomic bleu」以3,36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1億元)超過預期標2,000萬美元的60%落槌,維持其每幅油畫都超高價值能量,也間接告知全球投資者,油畫市場表現仍然強勁。
新興投資標的
自從這波全球原材料爆漲,帶起新興國家新富翁群爆增後,油畫作品成為新富翁與舊富翁爭戰的榮耀籌碼,藝術的創新能量與美的感覺,在他們的爭奪中讓全球投資者看到了畫家所畫出的對人類生活體驗上的深刻反省與觀察。
台灣的當代畫家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畫作價格被嚴重低估,在這波全球油畫投資浪潮中特別凸顯了他們的委曲與畫作價格的不合理,是中產階級進入台灣當代油畫投資啟航之旅的時候了。
台灣當代畫作市場受到中國當代畫家畫作價格在華人區域市場暴漲激勵與鼓舞,長期被忽略但畫質絕佳且創作力豐沛的台灣當代畫家群一路走來的辛酸與苦悶,正隨著他們的畫作不斷被肯定而價值直線上升。
價值嚴重低估
目前台灣在拍場最受歡迎當代畫家一號價格約新台幣1.5萬至4萬元,相對於同等級中國畫家一號新台幣50萬元至100萬元間,甚至超過100萬元以上,而畫質卻遠不如台灣當代畫家,平心而論,台灣畫家的畫作價格實在太低。
今年11月底及12月初台灣當代油畫秋拍全面上場,筆者準備投入戰場,用自己能接受的財力付出,伴隨無盡的熱情、閱讀與開闊視野的努力,啟動我們自己認可的本土畫作市場征戰啟航,從詭覺多變、陰險狡詐及充滿貪婪內容的金融市場,進入藝術畫作領域。
筆者期許能像過去20年來在第一線走訪台灣創業家的播種哲學,與習於過往股市陰險人性相處的經歷,轉換為對台灣當代畫家的尊敬與請教,從過往數字邏輯的煎熬磨練,蛻變為眼力視野的訓練與融匯,最後用我的筆在我各個領域專欄文章裡,揮灑出我要說的內容。
筆者將努力的將它傳遞到我的讀者,可能的話,我們很期待中產階級都能進入藝術投資,選擇自己能接受的領域內投資,那投資就不是只有房地產、股票及珠寶了!
台灣當代畫家如同中國岳敏君(1962年生),今年10月12日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夜拍,拍出了1996作品「處決」達新台幣1.93億元,開創活著當代畫家天價,以自己成長的特殊環境開創出自我風格,他們的畫風很少再看到老畫家的靜物畫、風景畫和民俗畫,有的是時代使命相當強烈的反思與批判內容。
靠功夫求精品
目前筆者最迷戀的是1998年以文化大學美術系為主幹所成立的「悍圖社」畫家群畫作,筆者的喜愛,來自於悍圖社社長陸先銘在大未來畫廊為悍圖社成員舉辦的畫展所記下的悍圖社成員特質:悍圖社畫家群抓緊時代脈絡,邁向深層刻度的堅持執著,將台灣當代藝術介入社會探索呈現最真實的畫風。
台灣當代畫家過往太過委屈,創作力那麼高,價值卻被嚴重低估,我認為台灣這波當代畫作價格的上揚是反應公道,還原價值,同樣的畫家,台灣的畫家畫作質感如此的優秀,苦行僧似的畫作生涯伴隨他們的無盡熱情走過了20年的苦日子。
當下畫作市場活躍的第一級的台灣當代畫家一號,價格連新台幣2萬元都無法超越(而中國當代畫家一號則在10萬元至100萬元間,超過100萬元的畫家作品更是不斷上升,台灣畫家畫作價格實在低的不合理),喜歡台灣當代畫作投資者只要以眼力、魄力、財力三力,輔以畫作的真、精、新三品質(符合真、精,還要保存如新,才叫極品),本波台灣當代油畫投資浪潮,將有長遠大利得。

2007/11/30

佳士得創下亞洲藝術品拍賣紀錄

英國《金融時報》湯姆‧米切爾(Tom Mitchell)香港報道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會創下了亞洲藝術品新的拍賣紀錄。儘管金融市場動盪,但收藏者和投資者還是大肆揮霍,購入新的拍品。
在昨日閉幕的為期5天的香港秋季拍賣會上,佳士得(Christie's)將2.704億美元的成交額收入囊中,創下亞洲拍賣季的最高成交金額,較去年高出28%。包括春季拍賣會包括,佳士得今年在香港的成交總額高達4.66億美元。
佳士得首席執行官愛德華‧杜爾曼(Edward Dolman)表示:「你永遠不能說永遠,但目前市場沒有一點疲弱跡象。拍賣價格高得驚人。未來市場將趨於平穩,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相信,市場已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杜爾曼表示,來自中國、印度和其它新興經濟體新的購買人群的湧入,彌補了拍賣行業傳統上對紐約和倫敦買家的依賴。
佳士得主要競爭對手蘇富比(Sotheby's)在今年10月舉行的香港秋季拍賣會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蘇富比春秋兩季拍賣會的成交總額超過3.3億美元,高於去年的2.45億美元。該拍賣行指出,競標各類拍品的中國內地買家數量「顯著增加」。
佳士得在香港拍賣會上創造了多個拍品類別和藝術家作品的拍賣紀錄。蔡國強的「APEC景觀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被一位匿名買家以950萬美元的高價買走,創造了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的拍賣紀錄。蔡國強出生在中國,現居紐約。

2007/11/7

赤壁圖 創天價

廣角鏡》赤壁圖 創天價
【聯合報╱本報訊】
2007.11.07 04:24 am

圖/聯合報提供

明代仇英「赤壁圖」昨晚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以七千九百五十二萬元人民幣(約台幣三億三千多萬元)的天價,被大陸買家買走,創下中國繪畫(包括所有中國書畫和油畫作品)拍賣的世界紀錄。

2007/11/6

金融動盪可能殃及藝術品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德博拉‧布魯斯特(Deborah Brewster)紐約報道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隨著又一輪大規模銷售於本周拉開序幕,連續10年快速上漲的藝術品價格升勢將開始放緩。
在今日於紐約開始的各項拍賣會上,預計收藏者將購買多達20億美元的印象派、現代、戰後和當代藝術品。如果成為現實,那麼這一金額幾乎將是兩年前的3倍。
但人們日益擔心,隨著緊張情緒蔓延至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藝術品週期也將發生逆轉。

藝術品貸款公司——藝術資本集團(Art Capital Group)首席執行官伊恩‧派克(Ian Peck)表示:「很多曾踴躍購買當代藝術品的華爾街人士現在都在擔心失去工作和獎金,而當你的財務狀況受到威脅時,你停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購買昂貴的藝術品。」
市場目前顯然處於最高點。我預計會出現回調,但它會非常有針對性,針對的是價格已經過熱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他的觀點得到了交易商和收藏者的認同,他們提到的此類藝術家的例子包括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傑夫‧昆斯(Jeff Koons)和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
派克表示,市場不會大幅下跌,因為國際買家的市場比10年前廣闊得多。但他表示,那些國際買家往往會購買較為知名的藏品。
梅摩藝術品指數(Mei Moses All Art index)顯示,在截至今年6月的12個月中,藝術品價格上漲了13%,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20.5%的漲幅。過去10年,梅摩指數平均每年的漲幅為15.5%。
梅摩指數的編制者之一邁克爾‧摩西(Michael Moses)表示:「(梅摩指數)漲幅……表明,市場眾多數藏品種類的驚人漲幅開始放緩。」
他估計,在截至今年6月的12個月中,戰後和當代藝術品價格上漲了20%,低於此前一年的55%。
11月份拍賣活動的規模通常在一年中位列第二,僅次於5月份。

譯者/梁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