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週刊】第709期 | ||
| ||
5月開始全球各地佳士得、蘇富比的春季拍賣開始登場,台灣羅芙奧也要在6月3日舉行春拍,中國最大的嘉德拍賣公司副總寇勒也來台演講,如何跟著專家學習進入藝術投資市場呢? | ||
|
◆百度李彥宏、阿里巴巴馬雲也來插花?
2005 年也是全球華人藝術家的行情到達高峰之際。如2005年常玉的《藍底瓶花》拍出近2000萬、朱德群的《奧瀛》都拍出2261萬台幣,雙雙並列台灣拍賣會 最高價的兩幅畫;當時常玉那幅畫的主人是中國信託的鍾隆吉,如果放到現在至少又漲3倍!而中國當代藝術家王廣義的作品,也跨海在台北締造693萬台幣的全 球拍賣紀錄。
同一時間,華人的「陸資」開始灌進藝術投資市場,從國企負責人、科技新貴如中國第一大搜尋引擎百度創辦人李彥宏、最大B2B網站阿里巴巴馬 雲等都開始接觸藝術市場,「這五年是他們的教育階段!」郭倩如說。另一方面,大陸本地每天都有畫廊開幕,每天也都有畫廊關門,市場競爭極殘酷!
「當一件藝術品達到百萬元以上時,那就是投資,沒人會一擲千金以後,而不求回報。」郭倩如就指出,但是除了金錢的回報以外,當一件自己收藏 的作品升值的時候,主人所得到的,還有自己眼光被肯定的快樂。像最令她感到驕傲的,是多年前,當大多數人還不知道趙無極是何人時,她向客戶推薦了他的作 品。
當時那位客戶僅以港幣80萬元就標得該畫。這幅畫在半年內就漲了1倍,一年漲了4倍,目前已經超過1500萬,已經是十幾倍了。這是真正有錢人的高階money game,也是萬寶讀者必修的一堂課。
◆台灣新生代投資家企圖心十足
郭倩如一直認為,有實力的買家要為自己的收藏做一個系統的規劃,用大約70%的預算來買市場已承認的大師級作品,其餘的資金可以投資一些前 衛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而台灣新崛起的企業家如晶電董事長陳致遠等,收藏的作品就相當多元,還有最近當紅的英國畫家戴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像羅芙奧以台灣的拍賣公司跨出地域侷限性,主動將拍賣的例行性預展拉到新加坡、印尼、上海、香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海外收藏家有機會 認識這些藝術品,她透露東南亞的買家頗愛吳冠中、丁雄泉,這樣在國際性拍賣公司是非常習以為常,可是對台灣的拍賣公司來講,拉到海外的展覽,所耗費的時間 與經費已不成比例。
◆三種拚獲利的投資組合
多 位當代華人藝術家創下全球拍賣新高行情,國際級收藏家委託羅芙奧拍賣或購買的比重也愈來愈高。而羅芙奧2007年春季拍賣主題是「20與21世紀華人藝 術」,包括了趙無極、朱德群、廖繼春、潘玉良、朱沅芷、趙春翔、吳冠中、朱銘等20世紀藝壇大師作品之外,還更勝以往地推出「香港三槐堂林風眠收藏專 拍」、「席德進友人收藏專拍」、「丁雄泉油畫專題」、「周春芽系列作品專題」、「華人當代藝術雕塑」等專題。整場拍賣作品金額預估超過3億至4億台幣(約 7800萬至1億1千萬港元;約1千萬至1423萬美元),而郭倩如也提出了她推薦的投資組合,供不同興趣的投資朋友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