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1

追求大盈利的藝術投資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德博拉‧布魯斯特(Deborah Brewster)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比爾‧魯普雷希特(Bill Ruprecht)23歲開始工作,在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紐約公司的紡織品、地毯和掛毯部門當打字員。
「那是一份暑期工作。我還負責掃地和接聽電話,」現年51歲的魯普雷希特說。如今他已是這家赫赫有名的拍賣行的首席執行官。
「當時我可能更多地是想擺脫某些東西,」他在解釋自己申請那份暑期工作的原因時說道。「那時我終於拿到了學位。我住在佛蒙特州,但我想住在紐約。」
在2000年,也許正是同樣想擺脫什麼的渴望將魯普雷希特推上了公司的最高寶座。在他突然獲得晉陞之前,蘇富比陷入了一片混亂,因為有消息稱,它的競爭對手佳士得(Christie's)告訴美國司法部,兩家公司一直在串通操縱價格。
在一個炎熱的週末,蘇富比首席執行官戴安娜‧布魯克斯(Diana Brooks)和董事長阿爾弗雷德‧陶布曼(Alfred Taubman)辭職了。兩個人後來都被控在越鬧越大的醜聞中存在串謀行為。
與此同時,董事會出現了一個空缺需要填補。魯普雷希特說:「好像他們是在尋找志願者,而我是唯一沒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退卻了。我的許多同事和我的太太讓我成了志願者。」
「我不知道自己將要介入的問題有多大,但我知道它很嚴重。現在,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功,藝術品市場看起來生機勃勃,人們常常對我說,『你做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但8年前並非如此。非常明顯,當時公司面臨巨大的財務危機,(而且)我面臨極大的個人破產危險,很可能要對公司的破產承擔法律責任。」
「我們呆在碉堡裡,到處都有炸彈在爆炸。我想活命,想衝出碉堡,想有能力付孩子的學費。我們必須衝出去,因為那裡守不住……問題在於熬到明天,因為今天太糟糕了。」
事實證明,明天非常美好。去年,魯普雷希特獲得了880萬美元的薪水和股權獎勵,因為該公司趕上了藝術品市場熱潮的頂峰。藝術品價格和銷量均達到了1990上一次熱潮以來的最高水平。單是今年,蘇富比的股價就上漲了60%。
看一下魯普雷希特的背景就會發現,他從打字員一路升至最高管理職位的經歷並不那麼令人驚訝。他的母親是一位畫家,父親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而姐姐和姐夫都是藝術品交易商。他在密蘇里州和懷俄明州長大,曾嘗試在傢俱製造和修復行業發展,但他發現需要這些技能的地方很少,於是他選擇了蘇富比。
「我在紡織品和地毯部門工作了大約10年。在此期間,我開始對其它東西產生了興趣。一旦你領會到如何同老闆共事,如何哄老闆做事,你就學會了如何在企業裡閃轉騰挪。」
在營銷部門過了一段苦日子後,魯普雷希特開始在古董車部門工作。到醜聞把公司弄得天翻地覆的時候,他已是蘇富比美國業務的董事總經理。
「我(當CEO)的最初幾年,把時間都花在了處理我們面臨的法律問題上。那時我們請了一大批外部律師,每月的費用曾高達100多萬美元。我早晨七點鐘到那裡的時候,會有10個來自不同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跟我打招呼:『早上好,比爾!'」魯普雷希特模仿著他們歡快的語調說道。「我半夜離開的時候,他們也就都走了,『再見比爾!再見比爾!明天見比爾!'」
醜聞留下的敏感影響迄今仍揮之不去。魯普雷希特從未與佳士得的CEO埃德‧道爾曼(Ed Dolman)會過面——在一個如此小的行業,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近來這些日子,魯普雷希特約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旅行。前一陣子,他去了中國。由於當代中國藝術品價格不斷飆升,中國已成為藝術品世界的一個熱點地區。後來,他去了另一個增長中心——莫斯科,在那裡設了一個新的辦公室。
但蘇富比進行了裁員,這是公司集中力量發展高端市場計劃的一部分。「攤開地圖,隨便指一個地方,你都會發現許多收藏者。但你是否需要在全世界都有拍賣場,則是另一個問題,」魯普雷希特表示。「哪一種方式對客戶幫助更大,是在客戶所在地進行大量的小型拍賣,還是每年幾次把全球最好的藝術品拿到倫敦或紐約進行拍賣呢?」
魯普雷希特避免提及佳士得的名字,但對其競爭對手的戰略表示了輕蔑。在談到佳士得對大眾市場更有吸引力時,他將蘇富比比作寶時捷(Porsche),將佳士得比作大眾(Volkswagen)。「我們的做法不同。我們盡力按我們認為的客戶要求去做的,而不是走向規模。」
「出售大量低價值物品不是我們客戶想要的,也不是我們股東想要的……你來告訴我,讓數百個員工去出售上千件低價值物品,那怎麼能盈利?」
他表示,過去五年,蘇富比把年交易量減少了一半,目前大約為8.5萬件。未來五年,交易量還將減少一半以上。蘇富比出售的藝術品平均價格為5萬至6萬美元,是佳士得售品均價的兩倍。
雖然很多收藏者擔心目前的價格能否維持,但魯普雷希特相信,沒有大的全球性動盪,市場就不可能偏離目前的軌道。「引發市場停頓的將是外部因素,比如全球性恐怖襲擊事件,或者某個大的實體發生重大金融崩潰等。」
他指出,目前金融市場普遍走強,金融精英群體不斷擴大,如今的買家比1990年上次市場熱潮時更加多樣化,因此當前的熱潮更有活力。
對於自己的角色,魯普雷希特非常明確。「我與世界各地令人著迷的人士會面;經手的是傑出的藝術品;與人聰明而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而且喜歡團隊協作。不是每天都很完美,但我不能奢望太多我沒有的東西。為什麼不喜歡這份工作呢?」
幕後:拍賣行踏入交易商領地
蘇富比去年通過私下銷售方式出售了3億美元的藝術品,使私下銷售成為蘇富比相對較新的增長來源,也讓蘇富比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商之一。這種做法在業內被稱為私下契約轉讓(Private treaty sales),它已成為蘇富比和佳士得日益增長的業務領域,也讓交易商感到坐臥不安。
去年,蘇富比買下了羅伯特‧諾特曼(Robert Noortman)的經銷業務,從而在馬斯特裡赫特(Maastricht)精品藝術展獲得了一個席位。很多交易商對此大為惱火,他們不相信拍賣行也能進入這一領域。不甘落後的佳士得立即通過其King Street Fine Art交易商資格,也在該藝術展獲得了一個席位。今年2月,佳士得還買下了當代藝術畫廊Haunch of Venison。
這兩家拍賣行以前都曾擁有過交易商,業績好壞不一。但隨著兩家公司私下契約轉讓業務的崛起,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藝術品市場可能會步入圖書出版行業的後塵。在圖書出版業,大批小出版商紛紛讓位給少數大型企業集團。
由於拍賣行的業務遍佈全球,如果有收藏者想購買特殊藏品,拍賣行知道大多數藝術品該去哪裡尋找;同樣,如果某人想悄悄賣掉某樣東西,而不在拍賣中引起公眾的關注,拍賣行也知道去哪裡尋找大多數收藏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