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1

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將啟動

溫馨提示:轉載請標明,四川美術網 2006-3-1 10:14:27

上海證券報

"2006年將是中國的藝術基金啟動的關鍵年份!"各種跡象表明,成立藝術基金在當下的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以致海外的資深專家更進一步這樣斷言。    

其實在2005年我們已能窺見其中的些許端倪。譬如在2005年5月的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上,一個來自西安的名為"藍瑪克"的藝術基金,就一鳴驚人地以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當代油畫家劉小東的"十八羅漢"組畫。此後,無論在中國藝術品一級市場的畫廊界,還是在所謂二級市場的拍賣行,一些新近成立的各色各樣的藝術基金不斷浮出水面,它們的果敢以及操作上的強悍都讓整個藝術品市場側目。近來在北京、上海,藝術基金似乎成為業界津津樂道的話題,而一些未經證實的傳聞,諸如溫州商團的第二代以私募方式完成了規模較大的藝術投資基金組合,又如2006年專注於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的藝術基金規模預計會達到30至50億元等等,更似乎正在印證著海外人士的相關推斷。    

從國際上而言,這些以操作藝術買賣作為獲利機制的投資以及藝術基金的觀念,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出現。"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70年代中期以1億美元投資於藝術品市場,總共投資收藏了2400件藝術品,其中也涵蓋了中國乃至非洲的藝術品。在1987年到1999年運作期間,基金的平均獲利率約為每年11.3%。"美術基金"(the fine art fund),則把2005年的投資目標控制在經典作品、當代藝術、現代藝術以及印象派的四個領域內,購買數量亦以500件作品為上限。基金由佳士得拍賣公司原執行官菲利蒲·霍夫曼(philip hoffman)操刀,投資資本累積達到3.5億美元,獲利則達到了1億美元。預計今後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可至10%至15%區間,而某些畫作的投資回報率甚至可能超過1倍。    

在成功案例的影響下,一些銀行家、華爾街的投資家紛紛與海外重要拍賣機構的資深專家合謀,在2005年推出了至少6個新的藝術基金。這些基金以10年為投資單位,涉及國際藝術品市場中的各項作品門類,有50%以上的比例向一般大眾投資者開放,而這些投資者大致被鎖定在約有500萬美元資產的個人或公司,最少的投資金額在25萬美元。    

近期荷蘭銀行(abn-amro)也有籌組藝術基金的計劃。荷蘭銀行的全球執行長阿瑞爾·沙拉馬(ariel salama)說,甚至一些歐洲的權貴家族也希望將他們的收藏品轉成藝術基金的資本。更多的金融機構仍處於高度關注之中,譬如花旗銀行、jp摩根、瑞銀等等。對藝術基金持保留態度者,大多因為藝術品難以估價、藝術市場不透明、交易成本過高以及漲跌過快等。    

美國紐約大學商學院梅建平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1960年至2003年,藝術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3.2%,但據標準普爾的數據,同一時期的一般性投資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2%;而1999年至2004年間的藝術投資平均收益率也比一般性的投資高出了5個百分點。這樣的對比,的確也讓投資者對藝術基金信心倍增。

沒有留言: